温江气象科普基地开启校地携手共绘和美乡村新图景 ——成都理工大学联合温江区气象局探索乡村振兴气象服务新路径
来源:温江气象科普基地 发布时间:2025-03-28
3月10日上午,成都理工大学合作与发展处副处长、乡村振兴定点帮扶办主任李晓琴率专家组一行,围绕“气象赋能乡村振兴”主题,赴温江区气象局调研。成都农试站副站长郑丽英、温江气象科普基地负责人李红菲和环生气主任陈乐全程陪同。双方聚焦“气象+”创新实践 实地调研锚定合作方向。
当天下午,调研组继续深入温江气象科普基地、川农牛科创农庄、乡村气象博物馆及和林村特色产业园区,其中重点考察气象服务与现代农业、文旅融合、生态保护等领域的深度结合。在气象科普基地,专家组对温江气象科普基地实施的“气象+研学”模式高度认可,并提出联合开发沉浸式课程体系的合作愿景。而川农牛科创农庄的“智慧气象+精准农业”数字化应用场景也引发了双方的广泛热议,校方提出共建数据共享平台的建议。另外,在和林村业态集群,气象服务对花卉种植、乡村旅游的支撑成效也收获点赞,双方明确将深化“气象+产业”融合示范。
随后,由和林村村委会组织的和美乡村建设座谈会邀请了成都理工大学教授们、区气象局领导郑老师、温江气象科普基地负责人李老师、当地村镇干部、致富带头人,相关企业等一众各方代表进行了内容磋商。会谈内容就整体和美乡村规划、当前经营现状、面临的问题以及对于未来下一步的打算等问题进行了详细的探讨和意见交换。
会上,温江区气象局以“五个一”工程为核心,提出校地合作框架:
全国首个农业气象科普公园:整合气象观测、农事体验、生态旅游功能,打造农文旅融合国家级IP;成都智慧农业气象示范基地:依托理工大学遥感技术,构建“空天地”一体化智能监测网;乡村气象博物馆升级计划:联合开发AR/VR气象科普展项,争创省级研学实践基地;中国最美乡村气象小院:以气象美学设计庭院经济示范点,激活乡村“微景观经济”;“十五五”气象服务乡村振兴专项规划:前瞻布局气候资源转化、生态康养等战略方向。
对此,成都理工大学专家团队同步提出三大合作方向:
科研攻关:联合申报“气候韧性乡村建设”国家级课题;产教融合:共建“气象+生态”产学研基地,孵化科技成果;人才共育:开设乡村振兴气象服务专班,定向培养复合型人才。
深化校地战略协同 构建“气象赋能乡村振兴”成都模式
李晓琴副处长强调,温江气象局在乡村振兴中的创新探索具有全国示范价值,理工大学将聚焦气候资源开发、数字乡村建设、防灾减灾体系三大领域,推动科研成果向乡村场景转化,合力打造“气象服务乡村振兴”成都标杆。
温江区气象局对此表示,将以“五个一”工程为抓手,建立“高校智库+地方实践”联动机制,力争年内落地2-3个标志性项目,形成可复制推广的“温江经验”,为全市乃至全省提供乡村振兴气象服务样板。
此次座谈会拉进了温江区气象局,温江气象科普基地同当地各方代表之间的距离,加快了包括温江区气象局、温江气象科普基地在内的整体和美乡村建设的进度,推动了和美乡村建设多项事宜的促成落地,增进了彼此之间的互惠互信,对于解决好当前区气象局、科普基地发展规划中所面临的问题,以及统筹好未来下一步计划发挥了重要的建设性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