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挥气象科普示范效应,擘画科教融合发展蓝图
西安市第三十四中学开展“3.23世界气象日”主题教育系列活动
来源:西安市第三十四中学气象站 发布时间:2025-03-23
在2025年3月23日第65个世界气象日来临之际,作为全国气象科普教育基地-示范校园气象站,西安市第三十四中学开展了形式多样的主题教育活动,在春季校园里掀起一波气象科技教育高潮,为校园科教融合发展朝前迈进一大步。
今年是学校气象社团开展“拓展第三课堂、探秘气象科学”系列实践活动的第三年,学校组织社团学生在3月12日和3月19日分别参观了长安国家气象观测站和灞桥区气象站。
在长安国家气象观测站装配了门类齐全的各类大气观测仪器和试验装置,让学生们对我国大气科学研究的手段和技术水平形成了直观的认识,通过和观测场老师的互动,学生对我国人工影响天气事业的发展也有了深刻的认识。
在灞桥区气象站,学生们最感兴趣的是该站配备的风云三号和风云四号气象卫星地面接收站。学生们近距离的体验了风云卫星和地面站的通讯设备,通过老师的讲解还了解到我国风云卫星技术发展的经历,这些内容让师生们对我国气象事业和航空航天事业的发展水平赞叹不已,也激发了学生对科学知识的探索兴趣。
3月20日下午陕西省气象学会、陕西省气象台、和陕西省大气研究所的专家一行九人来到西安市第三十四中学,调研学校“科普基地-示范校园气象站”工作开展情况,并为学生带来了一场精彩的气象科普报告会。
来自陕西省气象台的高级工程师肖贻青老师以《加强全民早期预警普及,助力人类命运共同体建立》为主题500名师生做了一场气象科普报告。报告中,肖怡青老师带领师生们回顾了过去一年发生在我们身边的灾害天气及造成的破坏,让大家深刻理解气象预警在减灾防灾中发挥的作用。不但给大家科普了气象知识,还提高了师生减灾防灾的意识。
互动环节,我们的学生向老师们提出了非常有深度的气象科学问题,高一一班王维佳同学就不同类型气象卫星在气象预警中的发挥的作用的提问,引起全场同学的热烈掌声,现场的大气研究所专家对孩子们气象科学知识的兴趣给予了高度肯定。
3月20日下午报告会结束后,来自陕西省气象学会、陕西省大气研究所、陕西省气象台等专家一行来到学校气象站,听取了学校气象科技辅导员的汇报,各位专家表示学校近年来发挥“气象科普教育基地--示范校园气象站”示范作用,积极开展校园气象实践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期望学校能加强气象设施维护升级,做到数据规范共享,实现从气象科学实践上升到数据研究分析和科技成果转化。
学校科技辅导员田勇老师表示,今年“世界气象日”的主题是携手缩小早期预警差距”。期望学校能各级气象部门的携手联动,共同推动学校气象科学特色教育发展,推动气象科普教育,推动气象科技事业的发展,实现科教融合。